学习强国上海学习平台 | 俞可:凝聚新时代留学人员正能量众志成城抗疫情

发布者:新闻中心发布时间:2020-02-14浏览次数:70

俞可近照。图片由本人提供。

疫情防控当前正处于胶着对垒状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更坚定的信心、更顽强的意志、更果断的措施,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海外留学人员与归国留学人员心系疫情,开发国际渠道星夜驰援,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热情投身这场人民战争,主动汇入这场总体战,积极出征这场阻击战。所凝聚的强大正能量不啻为新时代留学人员的“硬核表达”,应当鼓励与呼吁,鼓励的是弘扬爱国传统与施展专业精神,呼吁的是深化人文交流与肩负时代大任。

以爱国壮举弘扬传统

留学人员表达正能量具有传承性。留学人员始终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抗战期间,哥伦比亚大学毕业生陶行知毅然提出《国难教育方案》,旨在“为整个民族利益造就人才”。1936年7月,受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委托,陶行知以“国民外交使节”的身份,历时两年,奔走四洲28国,行程18000公里,编织一张坚不可摧的世界抗日同盟。毛泽东誉其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实至名归。“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纽约中国学生联合会主席胡维德在全美国发起声势浩大的募捐活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构筑起疫情防控的人民防线。全民战“疫”,人人皆为战士。欧美同学会1月30日发出《必威体育betway888助力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倡议书》。最近,一个年龄均值不到18岁的“武汉加油·北美留学生组”闻令而动,成立十余个应急救援工作组,为防疫添砖加瓦。负笈求学之目的无他,唯有报国。继承和发扬留学报国的光荣传统,让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在留学人员防疫战线上高高飘扬,疫情防控阻击战必能打赢。

以专业精神报效祖国

留学人员表达正能量具有专业性。留学人员是先进文化、精深知识、尖端技术的追求者、拥有者和创造者。党和政府把留学人员工作确立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支撑。留学人员投身防疫,就要做常人难以做到之事。遥想当年,“鼠疫斗士”伍连德仅用4个月便扑灭震惊世界的1910年东北鼠疫大流行。国际联盟卫生组织(世界卫生组织前身)特为这位剑桥博士颁授荣誉奖章。由伍连德创立并出任首届会长的中华医学会,第二十三届会长就是钟南山,在抗击非典中创下奇功。曾留学爱丁堡大学并获荣誉博士学位的钟南山此次再度领跑“最美逆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决贯彻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当前抗疫,最紧缺的并非资金,而是医疗物资与技术。留学人员抢占先机,充分利用海外人脉和国际渠道,把募集的善款及时转为急需和紧缺的医疗用品,运往疫区。更有留学人员为国内患者及其家人、医护人员与健康卫生事业工作者义务提供专业咨询,甚至携手国内科研工作者共同研究病毒并研发疫苗。只有找准专业优势和社会发展的结合点,找准先进知识和我国实际的结合点,留学人员才能在防疫战线与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事业中有所突破、有所发展、有所建树。

以人文交流立足世界

留学人员表达正能量要有人文性。全球化,既是经济的全球化,也是风险的全球化,助推病毒在全球蔓延。病毒面前,无人能隔岸观火、独善其身甚而落井下石。病毒才是人类共同的敌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才是全球共同的目标,确保世界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才是各国共同的愿景。然而,国外好事者与偏狭者竟趁机大举不义之行,加码对中国的封锁、对中国文化的诋毁、对中国留学人员的歧视。留学人员须勇于展现“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斗争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希望留学人员当好促进中外友好交流的民间大使。藉此抗疫之际,留学人员应充分发挥天然的外语优势与独特的专业素养,为国外民众释疑解惑,既传播好赓续千年的传统医学、健康文化与生态文明的中国声音,又讲述好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抗疫的中国故事,助国外民众对中华文明与当代中国多一分理解、多一分支持、多一分热爱。作为文明交流互鉴的使者,留学人员使命在身,即携手国外民众共同参与全球治理,齐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以时代大任书写历史

留学人员表达正能量要有时代性。1949年,新中国成立,百废待兴、百业待举。翌年3月18日出版的《留美学生通讯》,一封由密执安大学博士朱光亚起草、52名留美学子署名的《给留美同学的一封公开信》呼喊:“让我们回去把我们的血汗洒在祖国的土地上,灌溉出灿烂的花朵。”众多留学学子哼唱着自编的《赶快回国歌》重返祖国怀抱,其中不乏“两弹一星”功臣。让中华民族站起来就是那一代留学人员肩负的时代大任。

习近平总书记希望留学人员把自己的梦想融入人民实现中国梦的壮阔奋斗之中。疫情防控工作虽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但让中华民族强起来才是新时代中国人的神圣使命。今年,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民亦劳止,汔可小康”的憧憬将变为现实。抗疫同时,留学人员要踊跃投身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时代洪流,坚定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把自己的名字写在攻克脱贫攻坚战最后堡垒的光辉史册之上。

(原载于《中国教育报》。供稿单位:上海师范大学,作者系上海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研究员、中德教育研究与协作中心总干事。)

来源:中国教育报


链接地址: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8908499799165903002&item_id=8908499799165903002&study_style_id=feeds_default&pid=&ptype=-1&source=share&share_to=wx_single


热点新闻
最新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