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闻晚报 2010年10月17日
标题:文学的速朽与恒久
作者:王纪仁
在快餐文化和浅阅读时代,会产生文学垃圾和赝品,因此速朽的作品将不少,而真正好的作品反被湮没其间。所谓假作真时真亦假,此之谓也。
如果我们注意到“速朽”这个日常性的文学事件,就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大部分文学注定是要速朽的,而具有恒久生命力的文学总是少数。虽然删诗或选编都是人为的,不能说被淘汰的作品就一定是不好的,选家或文学史家也常常会看走眼,但不好的作品即使被选入,终究也经不起时间的考验,好的作品即使被忽视,也可能起死回生。
一、何谓速朽?何谓恒久?
古往今来,舞文弄墨的人或以口代手的人创作了难以计数的文学作品,尤其到了今天这个网络时代,人人都可以成为写手,每天在网站、个人博客上发表的网络文学已远远超过纸质文学的数量。那么,历史上的作品究竟有多少留传了下来?现在年产量高达1000多部的长篇小说,有多少读者在阅读?每届评出的茅盾文学奖和鲁迅文学奖有几部能成为传世之作?
古代通过删诗或编选本的办法来去芜存菁,以保证精华作品在大众中得以流传,如相传孔子把诗三千删成了诗三百,留下了10%。再如康熙年间编的 《全唐诗》曾收录唐诗48700多首,显然读不胜读,于是同时代的蘅塘进士选编了《唐诗三百首详析》,这是千分之六的比例。在纸质文学生产巨量过剩的今天,流传下去的作品肯定会大大缩水。至于铺天盖地、日日更新的网络文学,因为主要是自娱自乐以及即时消费,其中的精品力作那就更是微乎其微了。
在快餐文化和浅阅读时代,会产生文学垃圾和赝品,因此速朽的作品将不少,而真正好的作品反被湮没其间。所谓假作真时真亦假,此之谓也。如果我们注意到“速朽”这个日常性的文学事件,就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大部分文学注定是要速朽的,而具有恒久生命力的文学总是少数。虽然删诗或选编都是人为的,不能说被淘汰的作品就一定是不好的,选家或文学史家也常常会看走眼,但不好的作品即使被选入,终究也经不起时间的考验,好的作品即使被忽视,也可能起死回生。
那么何谓速朽?何谓恒久?这可以以文学作品存活时间的长短来论定。出生即死亡,这当然是一种速朽;虽然风靡一时,但没过几年、十几年就无人问津,那也是一种速朽。而具有恒久生命力的作品,可能跨越时代、跨越国界,历百年乃至千年仍经久不衰,世代相传。
除了部分“玩文学”的人以外,多数严肃作家就其内心深处而言,都会希望自己的作品永世长存,就如任何人都期待长寿一样。人虽然不可能长生不老,但作品可能比创造它的作家活得更长久,甚至比产生它的时代存在得更久远。正如普希金在《纪念碑》中所自许的:“不,我不会完全死亡/——我的灵魂在遗留下的诗歌当中,/将比我的骨灰活得更久长,和逃避了腐朽灭亡/我将永远光荣不朽,直到还只有一个诗人/活在这月光下的世界上。 ”严格来说,只有被写进文学史,不只是当代文学史,而是一个世纪的文学史的作家作品,才能被认为是经过了世纪考验的。如果进入了有史以来的文学史,那就说明这些作家作品是真正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当然后一种待遇是凤毛麟角的。
有志于文学写作的人千万不要对自己要求过低,认为自己只求多多发表,多攒点稿费就可以了,成为畅销书作家就万幸了。殊不知,畅销书往往就是速朽书,真正的自己还是要精益求精,不以作品的数量或销量排座次论英雄,而以作品的质量和存活时间的长短来论最后的得失。
造成速朽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速成可能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短篇不过夜,中篇不过周,长篇不过月,一年发表上百万字,几年下来就著作等身了。以如此速度来写作,必然粗制滥造,如何谈得上呕心沥血、精心谋篇?
当年福楼拜写 《包法利夫人》,有一页写了五天;为描写州农业展览会盛况拟了个提纲,为包法利夫人与罗道耳弗会面提供了机会,打算写三十页,结果用了整整三个月;客店一节很难写,福楼拜在一封信里说,“包法利真把我给害苦了……客店这一节也许得写三个月,真说不准。有时候我真急得想哭——简直觉得束手无策。不过我宁肯把脑汁绞尽也不愿意放弃这段描写。 ”
曹雪芹写《红楼梦》披阅十载尚未完稿,则更是显例。换了现在的中国作家,谁愿意花那么多精力和时间去写?用几个月一部长篇小说早就交稿了。当然也有少数例外,如陈忠实写《白鹿原》前后就花了十多年的时间,终成精品力作,我想是可以传世的。
一窝蜂也是速朽的一个重要原因。某个作家因某种题材或形式一炮打响,其他作家便趋之若骛,纷纷仿效,如法炮制。白领题材走红,就写白领;官场小说吃香,就成批生产;写“宝贝”畅销,便有了“北京宝贝”、“重庆宝贝”等;类型小说在网络和书市上也汗牛充栋了。一般来说,某类题材或某种生活经验,只有熟悉它的作家才可能写好,否则必然模仿别人,哪来什么原创性?不断重复自己也是速朽的原因,同类题材或品种反复写,自己写得津津有味,别人早就倒胃口了。
二、精神地质形态的5个层次
要创造出具有恒久生命力的文学,自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艰辛的努力和千锤百炼,同时与作家各方面的优秀材质密切相关。这里不讨论具体的写作技巧的问题,而想讨论一些更重要的问题。首先,文学创作不能满足于表现一般的生活事像、生活世界的表面现象或泡沫,而需要进一步锲入生活的内核、精神世界的深层,表现更为重要和经久的特征。罗列生活事像正是现在许多作品的通病,把文学仅仅当作大千世界形形色色的展示厅或博览会,显然降低了文学的品质和功能。
19世纪法国美学家丹纳在《艺术哲学》里,曾经从文学表现主要特征的角度揭露了“精神上的地质形态”,并建立了他的艺术价值观。他指出,浮在表面的是持续三四年的一些生活习惯与思想感情,这是流行的风气,暂时的东西。反映在文学上,就是表现这种流行特征的时行文学,包括流行歌曲等,它们往往昙花一现,时间总是把这些表现肤浅特征的作品,连同那些肤浅的特征一起淘汰掉。这类流行的东西、时尚的文学往往是媒体热捧,也是很多年轻作者和读者追逐的,恰恰是速朽的。
下一层是略为坚固一些的特征,可以持续二三十年,乃至半个世纪,这些作品表现了整整一代人的思想感情,因而被当时认为是杰作。但事过境迁,也就湮没无闻。中国现代文学中郭沫若的诗歌《女神》等可以归入这一类。
第三层是非常广阔非常深厚的一层,表现了一个完全的历史时期的特征,如中世纪、文艺复兴、古典时代,同一精神状态会统治一百年或好几百年。这个特征附带着或引申出一大堆主义和思想感情;宗教、政治、哲学、爱情、家庭,都留着主要特征的痕迹。而这整个精神状态所构成的一个大的典型,将要在人类的记忆中永远保存,因而是人类发展的主要形态之一。
第四层是“原始地层”,这是深埋在历史地层下面的更为坚固,为历史时期铲除不了的一层。非革命、衰落,文明所能影响,它是原始的花岗岩,寿命与民族一样长久。丹纳说的是民族气质和民族性格,能够深刻表现这种民族特质的文学,应该是很有生命力的文学。中国古代文学经典,无论是诗歌、散文、戏剧和小说,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和气质,深刻地表达了民族精神和特质。
最后,在最低的一层上还有一切创造文明的高等种族所固有的特性,这应该是人性层。现在我们的一些作品充其量只写出了某一阶层或族类(如某某代)的特性,远远没有触及人类的共性,这也是我们的文学没能引起广泛共鸣的重要原因。丹纳是位社会批评学者,虽然他多少局限于社会学的观点,但他从表现精神地质的深度来衡量文学价值的高低,揭示了文学生命力的部分奥秘,对理解文学的恒久性还是很有启示意义的。
三、“价值阅读”的文学恒久性
第二,文学创作不能满足于仅仅表现实存的世界,它不是对实存世界简单的复制和摹写,不是模拟得愈像愈好,而是以实存世界为材料,经过艺术感知和艺术想象重构一个世界,创造自己独有的一片天地。
缺乏想像力和独创性是当代文学的又一通病,而逼真地模拟生活、照搬常识和常规似乎成为放弃艺术想像和艺术独创的借口。后现代小说大家纳博科夫在 《文学讲稿》中说:“平庸的作家,可做的只是粉饰平凡的事物:这些人不去操心创造新天地,而只想从旧家当,从做小说的老程式里找出几件得用的家伙来炮制作品,如此而已。不过,他们的天地虽小,倒也能导出一些有点趣味的花样来,招得平庸的读者一时的喜爱,因为这些读者喜欢看到自家的心思在小说里于一种令人愉快的伪装下得到反映。 ”纳博科夫所批评的这种专写小事物、小心情、小趣味的平庸作品在我们的当下文学中是很多,而具有独创性的作品不多。纳博科夫认为“大作家总归是大魔法师”。 “艺术的魅力可以存在于故事的骨骼里,思想的精髓里。因此一个大作家的三相——魔法、故事、教育意义往往会合而为一而大放异彩。 ”
第三,文学创作不能满足于讲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和刻画几个有血有肉的人物,或者形式上有所创新,这些固然很重要,也不是人人可以达到的,但文学创作还需要进一步赋予故事、人物和形式以意义。
近些年来,中国文论界曾经批判传统文论中的“文以载道”说,后来受后现代文论的影响,否定宏大叙事,以及反对阐释。现在看来是有点过头了。后现代有些理论家为了为大众文学开路,强调文学的娱乐性和通俗化,或者为先锋派的形式实验开道,确实讲过一些矫枉过正的言论,如桑塔格的《反对阐释》,但并不证明他们讲的都是正确的,相反往往失之偏颇。
优秀的文学肯定是富有意义的,给读者以思想的启蒙和审美的享受。英国现代文学评论家利维斯在《伟大的传统》中认为,英国的奥斯丁、艾略特、詹姆斯、康拉德、劳伦斯等伟大的作家帮助人们进一步认识艺术的潜能、人性的潜能、生活的潜能。虽然他们在技巧上都有很强的独创性,但形式并非主要目的。他们以坦诚虔敬之心面对生活,有巨大的吐纳经验的能力和显著的道德力度。
一些后现代小说大师也并不否认文学的意义,如纳博科夫指出:“后现代主义强调意义是不断滑动,因为符号只会把我们引向必威体育betway888的符号。形象和故事总是不可避免地与其他形象、故事相关联(互文性),并且总是易于从最初的背景中脱离出来而被适当地安排在新奇的文本之中。 ”后现代作品往往通过拼贴、互文性、仿像、零散化、不确定来表现意义。文学作品的意义自然不应该是外加的和强行植入的,而是文本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美国理论家杰姆逊认为对于一般作品来说,形而上层面是可有可无的。但我认为,对于优秀作品来说,却是必不可少的。正是这一点,才保证了文学的恒久性。
第四,文学作品包括审美因素、心理因素、文化因素,优秀的作品必然充分地具备这三个要素,从而引起世世代代读者长久的阅读兴趣,并从中获得教益和享受。当代英国学者霍加特从文化社会学的角度指出:“人们必须始终记住文学作品中有三个主要因素:审美因素、心理因素和文化因素。当然,前两个因素在某种程度上是取决于文化条件的,而且彼此间密切相关。 ”霍加特所说的三要素不再外在于作品,而是由外而内,存在于作品之中,因此可以作为检验作品是否具备恒久性潜质的重要标志。正是这种潜质保证了文学-文化分析的阅读要求,使之成为一种“价值阅读”或“文化阅读”。
霍加特认为,一部艺术作品,无论它如何拒绝或忽视其社会,但总是深深地植根于社会之中的。它有其大量的文化意义,遗憾的是,在当代文学中,许多作品并不具备审美的、心理的和文化的因素,如语言的粗鄙化和意象、意境的缺失、作者心智的不成熟、信仰和价值观的丧失或匮乏等等。遗憾的是这些文学赝品获得了有偿批评家的吹捧和不少读者的青睐,文学的快餐化败坏了许多年轻读者的鉴赏力和判断力,反过来又推动了速朽文学的泛滥。只有改变文学生产和消费的速朽和速食的不良循环,才能改善中国文学产生精品的土壤!
标题:文学的速朽与恒久
作者:王纪仁
在快餐文化和浅阅读时代,会产生文学垃圾和赝品,因此速朽的作品将不少,而真正好的作品反被湮没其间。所谓假作真时真亦假,此之谓也。
如果我们注意到“速朽”这个日常性的文学事件,就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大部分文学注定是要速朽的,而具有恒久生命力的文学总是少数。虽然删诗或选编都是人为的,不能说被淘汰的作品就一定是不好的,选家或文学史家也常常会看走眼,但不好的作品即使被选入,终究也经不起时间的考验,好的作品即使被忽视,也可能起死回生。
一、何谓速朽?何谓恒久?
古往今来,舞文弄墨的人或以口代手的人创作了难以计数的文学作品,尤其到了今天这个网络时代,人人都可以成为写手,每天在网站、个人博客上发表的网络文学已远远超过纸质文学的数量。那么,历史上的作品究竟有多少留传了下来?现在年产量高达1000多部的长篇小说,有多少读者在阅读?每届评出的茅盾文学奖和鲁迅文学奖有几部能成为传世之作?
古代通过删诗或编选本的办法来去芜存菁,以保证精华作品在大众中得以流传,如相传孔子把诗三千删成了诗三百,留下了10%。再如康熙年间编的 《全唐诗》曾收录唐诗48700多首,显然读不胜读,于是同时代的蘅塘进士选编了《唐诗三百首详析》,这是千分之六的比例。在纸质文学生产巨量过剩的今天,流传下去的作品肯定会大大缩水。至于铺天盖地、日日更新的网络文学,因为主要是自娱自乐以及即时消费,其中的精品力作那就更是微乎其微了。
在快餐文化和浅阅读时代,会产生文学垃圾和赝品,因此速朽的作品将不少,而真正好的作品反被湮没其间。所谓假作真时真亦假,此之谓也。如果我们注意到“速朽”这个日常性的文学事件,就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大部分文学注定是要速朽的,而具有恒久生命力的文学总是少数。虽然删诗或选编都是人为的,不能说被淘汰的作品就一定是不好的,选家或文学史家也常常会看走眼,但不好的作品即使被选入,终究也经不起时间的考验,好的作品即使被忽视,也可能起死回生。
那么何谓速朽?何谓恒久?这可以以文学作品存活时间的长短来论定。出生即死亡,这当然是一种速朽;虽然风靡一时,但没过几年、十几年就无人问津,那也是一种速朽。而具有恒久生命力的作品,可能跨越时代、跨越国界,历百年乃至千年仍经久不衰,世代相传。
除了部分“玩文学”的人以外,多数严肃作家就其内心深处而言,都会希望自己的作品永世长存,就如任何人都期待长寿一样。人虽然不可能长生不老,但作品可能比创造它的作家活得更长久,甚至比产生它的时代存在得更久远。正如普希金在《纪念碑》中所自许的:“不,我不会完全死亡/——我的灵魂在遗留下的诗歌当中,/将比我的骨灰活得更久长,和逃避了腐朽灭亡/我将永远光荣不朽,直到还只有一个诗人/活在这月光下的世界上。 ”严格来说,只有被写进文学史,不只是当代文学史,而是一个世纪的文学史的作家作品,才能被认为是经过了世纪考验的。如果进入了有史以来的文学史,那就说明这些作家作品是真正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当然后一种待遇是凤毛麟角的。
有志于文学写作的人千万不要对自己要求过低,认为自己只求多多发表,多攒点稿费就可以了,成为畅销书作家就万幸了。殊不知,畅销书往往就是速朽书,真正的自己还是要精益求精,不以作品的数量或销量排座次论英雄,而以作品的质量和存活时间的长短来论最后的得失。
造成速朽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速成可能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短篇不过夜,中篇不过周,长篇不过月,一年发表上百万字,几年下来就著作等身了。以如此速度来写作,必然粗制滥造,如何谈得上呕心沥血、精心谋篇?
当年福楼拜写 《包法利夫人》,有一页写了五天;为描写州农业展览会盛况拟了个提纲,为包法利夫人与罗道耳弗会面提供了机会,打算写三十页,结果用了整整三个月;客店一节很难写,福楼拜在一封信里说,“包法利真把我给害苦了……客店这一节也许得写三个月,真说不准。有时候我真急得想哭——简直觉得束手无策。不过我宁肯把脑汁绞尽也不愿意放弃这段描写。 ”
曹雪芹写《红楼梦》披阅十载尚未完稿,则更是显例。换了现在的中国作家,谁愿意花那么多精力和时间去写?用几个月一部长篇小说早就交稿了。当然也有少数例外,如陈忠实写《白鹿原》前后就花了十多年的时间,终成精品力作,我想是可以传世的。
一窝蜂也是速朽的一个重要原因。某个作家因某种题材或形式一炮打响,其他作家便趋之若骛,纷纷仿效,如法炮制。白领题材走红,就写白领;官场小说吃香,就成批生产;写“宝贝”畅销,便有了“北京宝贝”、“重庆宝贝”等;类型小说在网络和书市上也汗牛充栋了。一般来说,某类题材或某种生活经验,只有熟悉它的作家才可能写好,否则必然模仿别人,哪来什么原创性?不断重复自己也是速朽的原因,同类题材或品种反复写,自己写得津津有味,别人早就倒胃口了。
二、精神地质形态的5个层次
要创造出具有恒久生命力的文学,自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艰辛的努力和千锤百炼,同时与作家各方面的优秀材质密切相关。这里不讨论具体的写作技巧的问题,而想讨论一些更重要的问题。首先,文学创作不能满足于表现一般的生活事像、生活世界的表面现象或泡沫,而需要进一步锲入生活的内核、精神世界的深层,表现更为重要和经久的特征。罗列生活事像正是现在许多作品的通病,把文学仅仅当作大千世界形形色色的展示厅或博览会,显然降低了文学的品质和功能。
19世纪法国美学家丹纳在《艺术哲学》里,曾经从文学表现主要特征的角度揭露了“精神上的地质形态”,并建立了他的艺术价值观。他指出,浮在表面的是持续三四年的一些生活习惯与思想感情,这是流行的风气,暂时的东西。反映在文学上,就是表现这种流行特征的时行文学,包括流行歌曲等,它们往往昙花一现,时间总是把这些表现肤浅特征的作品,连同那些肤浅的特征一起淘汰掉。这类流行的东西、时尚的文学往往是媒体热捧,也是很多年轻作者和读者追逐的,恰恰是速朽的。
下一层是略为坚固一些的特征,可以持续二三十年,乃至半个世纪,这些作品表现了整整一代人的思想感情,因而被当时认为是杰作。但事过境迁,也就湮没无闻。中国现代文学中郭沫若的诗歌《女神》等可以归入这一类。
第三层是非常广阔非常深厚的一层,表现了一个完全的历史时期的特征,如中世纪、文艺复兴、古典时代,同一精神状态会统治一百年或好几百年。这个特征附带着或引申出一大堆主义和思想感情;宗教、政治、哲学、爱情、家庭,都留着主要特征的痕迹。而这整个精神状态所构成的一个大的典型,将要在人类的记忆中永远保存,因而是人类发展的主要形态之一。
第四层是“原始地层”,这是深埋在历史地层下面的更为坚固,为历史时期铲除不了的一层。非革命、衰落,文明所能影响,它是原始的花岗岩,寿命与民族一样长久。丹纳说的是民族气质和民族性格,能够深刻表现这种民族特质的文学,应该是很有生命力的文学。中国古代文学经典,无论是诗歌、散文、戏剧和小说,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和气质,深刻地表达了民族精神和特质。
最后,在最低的一层上还有一切创造文明的高等种族所固有的特性,这应该是人性层。现在我们的一些作品充其量只写出了某一阶层或族类(如某某代)的特性,远远没有触及人类的共性,这也是我们的文学没能引起广泛共鸣的重要原因。丹纳是位社会批评学者,虽然他多少局限于社会学的观点,但他从表现精神地质的深度来衡量文学价值的高低,揭示了文学生命力的部分奥秘,对理解文学的恒久性还是很有启示意义的。
三、“价值阅读”的文学恒久性
第二,文学创作不能满足于仅仅表现实存的世界,它不是对实存世界简单的复制和摹写,不是模拟得愈像愈好,而是以实存世界为材料,经过艺术感知和艺术想象重构一个世界,创造自己独有的一片天地。
缺乏想像力和独创性是当代文学的又一通病,而逼真地模拟生活、照搬常识和常规似乎成为放弃艺术想像和艺术独创的借口。后现代小说大家纳博科夫在 《文学讲稿》中说:“平庸的作家,可做的只是粉饰平凡的事物:这些人不去操心创造新天地,而只想从旧家当,从做小说的老程式里找出几件得用的家伙来炮制作品,如此而已。不过,他们的天地虽小,倒也能导出一些有点趣味的花样来,招得平庸的读者一时的喜爱,因为这些读者喜欢看到自家的心思在小说里于一种令人愉快的伪装下得到反映。 ”纳博科夫所批评的这种专写小事物、小心情、小趣味的平庸作品在我们的当下文学中是很多,而具有独创性的作品不多。纳博科夫认为“大作家总归是大魔法师”。 “艺术的魅力可以存在于故事的骨骼里,思想的精髓里。因此一个大作家的三相——魔法、故事、教育意义往往会合而为一而大放异彩。 ”
第三,文学创作不能满足于讲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和刻画几个有血有肉的人物,或者形式上有所创新,这些固然很重要,也不是人人可以达到的,但文学创作还需要进一步赋予故事、人物和形式以意义。
近些年来,中国文论界曾经批判传统文论中的“文以载道”说,后来受后现代文论的影响,否定宏大叙事,以及反对阐释。现在看来是有点过头了。后现代有些理论家为了为大众文学开路,强调文学的娱乐性和通俗化,或者为先锋派的形式实验开道,确实讲过一些矫枉过正的言论,如桑塔格的《反对阐释》,但并不证明他们讲的都是正确的,相反往往失之偏颇。
优秀的文学肯定是富有意义的,给读者以思想的启蒙和审美的享受。英国现代文学评论家利维斯在《伟大的传统》中认为,英国的奥斯丁、艾略特、詹姆斯、康拉德、劳伦斯等伟大的作家帮助人们进一步认识艺术的潜能、人性的潜能、生活的潜能。虽然他们在技巧上都有很强的独创性,但形式并非主要目的。他们以坦诚虔敬之心面对生活,有巨大的吐纳经验的能力和显著的道德力度。
一些后现代小说大师也并不否认文学的意义,如纳博科夫指出:“后现代主义强调意义是不断滑动,因为符号只会把我们引向必威体育betway888的符号。形象和故事总是不可避免地与其他形象、故事相关联(互文性),并且总是易于从最初的背景中脱离出来而被适当地安排在新奇的文本之中。 ”后现代作品往往通过拼贴、互文性、仿像、零散化、不确定来表现意义。文学作品的意义自然不应该是外加的和强行植入的,而是文本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美国理论家杰姆逊认为对于一般作品来说,形而上层面是可有可无的。但我认为,对于优秀作品来说,却是必不可少的。正是这一点,才保证了文学的恒久性。
第四,文学作品包括审美因素、心理因素、文化因素,优秀的作品必然充分地具备这三个要素,从而引起世世代代读者长久的阅读兴趣,并从中获得教益和享受。当代英国学者霍加特从文化社会学的角度指出:“人们必须始终记住文学作品中有三个主要因素:审美因素、心理因素和文化因素。当然,前两个因素在某种程度上是取决于文化条件的,而且彼此间密切相关。 ”霍加特所说的三要素不再外在于作品,而是由外而内,存在于作品之中,因此可以作为检验作品是否具备恒久性潜质的重要标志。正是这种潜质保证了文学-文化分析的阅读要求,使之成为一种“价值阅读”或“文化阅读”。
霍加特认为,一部艺术作品,无论它如何拒绝或忽视其社会,但总是深深地植根于社会之中的。它有其大量的文化意义,遗憾的是,在当代文学中,许多作品并不具备审美的、心理的和文化的因素,如语言的粗鄙化和意象、意境的缺失、作者心智的不成熟、信仰和价值观的丧失或匮乏等等。遗憾的是这些文学赝品获得了有偿批评家的吹捧和不少读者的青睐,文学的快餐化败坏了许多年轻读者的鉴赏力和判断力,反过来又推动了速朽文学的泛滥。只有改变文学生产和消费的速朽和速食的不良循环,才能改善中国文学产生精品的土壤!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