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下午,学校召开《师道永恒——上海师范大学名师列传》(四)新书发布暨首届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案例分享会。校党委副书记杨海燕,副校长、《师道永恒(四)》主编蒋明军,校老教授协会会长、校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师道永恒(四)》主编黄刚,《名师列传》(四)编委会成员、传主代表、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撰稿者代表、青年教师代表和学生代表出席分享会。青年教师姜杉主持。
分享会在芬芳的书香、轻柔的音乐、新老教师的问候和笑语中启幕。
蒋明军为《名师列传(四)》的发布致辞。他指出,书籍凝结了传主、撰稿者和编撰者的心血和付出,寄托了学校领导和全校师生的期待和厚望,它的付梓出版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从建校55周年至70周年的十五年间,《师道永恒——名师列传》持续编写了四卷,共辑录名师传记88篇。这套书籍是学校高水平大学和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成果的集中体现,使“师道永恒”更加深入人心,成为所有师大人弘扬教育家精神、传承历史文脉的核心理念。同时,使大量静态的档案资料活化为大先生立德树人的生动故事,汇集成为一套师大人共有的珍贵思想宝库。他希望这套书籍成为学校开展爱校荣校兴校教育,启迪后人、培育英才的必读之书,更成为引领青年同志成长与发展的必读之书。
黄刚代表编委会讲述了《名师列传》(四)历时一年半的编撰过程。他指出,编撰工作自去年年初正式启动,历时仅一年半时间便成书出版,时间紧任务重,过程充满艰辛和不易。每位撰稿者用心、用情、用力,精耕细作、倾情投入,纷纷提交了高质量的书稿。由校老教授协会和教师工作部组成的编委会本着对历史负责、对学校负责、对传主负责的态度,贯彻编委初审、副主编二审和主编三审的制度,严把政治关、史实关、体例关、文字关,最终,每篇传记都经过了认真而细致的审读修订,真实反映了名师们的人生轨迹和精神风貌。最后,他深情讲述了书籍编撰过程中一些的感人故事,令全场为之动容。
杨海燕、蒋明军向编委会成员赠送了学校为祝贺书籍出版特别印制的全套藏书票,表达学校对书籍高质量编撰工作的高度肯定和对编委会的诚挚感谢。
在交流座谈环节,传主代表、人文学院教授裔昭印,传主代表、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李利珍,撰稿者代表、人文学院副教授李玉栓,青年教师代表、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殷子为上台,接受了主持人的访谈。裔昭印讲述了自己重视学生提升品德修养、专业能力、人文素质和工作能力的人才培养理念,分享了与自己指导的近80名硕博研究生之间的难忘师生情谊。李玉栓饱含深情地表达了对已逝的博士生导师李时人先生的怀念,并结合自己与导师交往中的经历,分享了对老师“以不息为体 以日新为道”治学从教生涯的感悟。李利珍教授、殷子为教授“师徒”二人并肩而坐,畅谈原生物系和生命科学学院的发展变化、科研团队建设和团队成员之间亲密融洽的件件趣事,“师父”李利珍教授对学生的关心厚爱、“徒弟”殷子为教授对老师二十年来言传身教的感恩感怀,令全体与会者感受到师道传承的温暖力量。
会上公布了23个“上海师范大学第一届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优秀工作案例”获奖单位。杨海燕宣读获奖名单,并为获奖单位代表颁奖。上海退役军人学院纪沉希分享案例。
“沁春”老同志志愿服务队与青年教师开展了新一轮的结对仪式,老教师向青年教师赠送了书籍。
最后,杨海燕作总结讲话。她代表学校党委向书籍编撰过程中付出大量心血和汗水的同志们深情鞠躬,致以崇高敬意。她指出,对真善美的追求,对为人师表、师道永恒的传承,是师范院校办学永恒的真谛。《师道永恒——名师列传》记载了七十年来上海师大名师们躬耕教坛的师德风范、育人智慧和学术贡献,不仅是一部重要的文献典籍,更在教师教育方面展示了上师大的一个案例、一份答卷。师大的“大先生”,是学校教学科研水平的“名片”和“标杆”,是师道精神的重要承载者和传薪者;广大青年教师是师道传承的主体,是师大文脉得以延续的关键。她希望新老教师共同做好“老带新”“传帮带”工作,以德带新、以专带新、以优带新,让师道精神代际传承;希望青年教师们全面提升自己的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希望各学院和职能部门协同发力密切配合,厚植青年教师成长成才沃土,共同支撑和托举起青年教师的广阔未来。
会后,与会教师纷纷合影留念,分享会在温馨和暖的氛围中圆满结束。
(供稿、摄影:教师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