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第三届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论坛暨爱国主义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研讨会在必威体育betway888:举行

发布者:新闻中心发布时间:2021-04-26浏览次数:1912



4月24日,由必威体育betway888: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和上海德育课程教学研究基地联合主办的“第三届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论坛暨爱国主义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研讨会”在会议中心举行。恰逢党的百年华诞,此次高层论坛的举办,旨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必威体育betway888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指示精神,打造富有时代特色的上海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实践样本。必威体育betway888:教务处副处长储继峰教授、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志丹教授出席开幕式,来自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思想政治理论课专家及师生代表、媒体代表等相关领域的百余位专家学者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参加了此次论坛。论坛开幕式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赵银亮教授主持。

  

会上,储继峰教授介绍了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学校思政课教学团队所做的一系列探索和取得的一系列建设成果。他指出,爱国主义是永恒的时代命题,探索如何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思政课这一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张志丹教授回顾了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思政课教学改革、服务学校立德树人等多方面取得的成效,突出了开展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时代要求和实践价值。  

  

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田鹏颖教授做主旨报告。他围绕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统一性和差异性进行了系统阐述,他强调各学段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注重教学内容本身的差异性、方法选择上的多样性,并从方法论层面提出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育目标的统一性问题。他认为,当前最重要最核心的是在党的领导下,从教育目的、教育价值、教育目标的追求上去打通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这条通道。  

  

本次高层论坛分为四项议程。议程一围绕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理念创新而展开,由上海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金瑶梅教授主持。上海市闵行区教研室主任、特级教师秦书珩作了题为“思政课教学的价值追求”主题分享。他强调,党和国家包括上海市对思政课改革创新的一些政策,要求我们积极推进整个区域的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工作和思政课的改革创新工作。他以闵行区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研究中心为典型案例,在推进机制和教学理念等方面做了探讨,指出我们要面向社会生活,强化实质教育,只有这样小课堂和大课堂才能真正融通。华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徐国民教授分享了“构建思政课一体化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问题与思考”。他指出,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是推进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一个内在要求,要构建一个以学生的价值评判能力、理论思维能力为导向的思政课教学评价体系。其构建需要在政治认同、家国情怀、道德法治、道德修养、法治意识甚至德智体美劳、社会主义建设者或者接班人等的要求下,注重思政课教学目标的连续性和阶段性关系问题、知识性教学要求和价值性教学要求的关系问题、过程性考核和基础性考核的关系问题。上海政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徐俊峰教授则从思政课一体化实践的教育主体、教育客体、教育界体以及教育环境这个四个“要素”进行了剖析。首先,大中小一体化必须依托纵向与横向两个维度的一体化发展;其次,要关注教育客体的个性化,即关注学生的人性教育、人性培养;再次,教育的界定方式要实现多彩化;最后他从教育环境角度指出要注重社会的综合效应问题,实现家庭、学校、社会一体化。  

  

议程二围绕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视域下思政课教学改革实践展开交流,由上海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赵贵臣教授主持。上海大学闫坤如教授以上海大学思政课教学改革为例,探讨了将爱国主义传统融入思政课教育的路径和实践。她提出,上海大学践行爱国主义传统融入思政课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挖掘校史中的爱国主义资源;二是挖掘上海市的爱国主义元素;三是思想政治课改革+课程思政。上海应用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常务副院长邱杰副教授分别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师队伍、教学评价、教学资源和教学过程等多个方面探讨了思政课一体化的建设策略。他提出,教学目标要尊重统一性和一元化原则;课程内容要考虑整体性与差异性原则;教学方式要遵循灌输性与多样化原则;教师队伍要注重衔接性和贯穿性原则;最后,要注重实现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共通。华东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党总支书记王新老师介绍了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集团探索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实践经验。她分别从国家层面、区域层面、集团层面和学校层面对思政教育一体化的工作目标进行了解读。她认为在具体实践探索中,华师大教育集团转“文件”为“落地”,化“理念”为“行动”,优化校本,推陈出新,使一体化思维受益于学生。同时指出,只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统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全过程,才能实现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铸魂育人的目标和使命。上海海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董金明教授围绕“爱国主义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的路径选择”这一主旨展开阐述,首先是思政课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内涵及要求;其次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思想认知和教学认同;最后是在一体化背景下推进爱国主义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路径选择的一些思考,他强调在习近平总书记八个统一原则的指导下做好课程分工等具体路径设计方面的实践探索,进一步明确了爱国主义专题融入思政课教学这一举措。  

  

华东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赵庆寺教授对四位专家的发言做了精彩点评。他认为现代化的教育理念设计,是高度组织化的。而在高考的指挥棒之下,中小学主要瞄准知识的呈现,但考试无法呈现出非知识化的考量。所以思政课的改革和建设,要更加注重学生自身的获得感、幸福感,以学生为导向,以问题为导向。

议程三主要探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与队伍建设,由石家庄铁道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宏斌教授主持。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刘先春教授就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现实可能性、必要性以及实践路径等方面提了几点看法。其一,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具有环节的联动性,且有一个共同的组织体系,这为思政课教师队伍一体化建设提供可能;其二,想使教学效果、教学目的能够达到最优化,要对教师的素质有统一的要求;其三,要通过创新和优化教师培养制度,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上海市徐汇区康宁科技实验小学张深校长指出,要抓住道德与法治课程改革的契机,在前期排摸好教师队伍的现状以及了解教师的实际需求之后,从四个方面入手努力助推思政教师的专业成长:第一,校本培训促规范;第二,依托内外力指导青年教师成长;第三,立足学校内部做好课堂教学;第四,通过制度进一步规范老师行为,鼓励教师积极投入思政课教学。渤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天华教授则强调,要把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为一项基础工程,进而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她指出,教师队伍一体化建设是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关键环节和必然要求,要从办好思政课的战略要求出发,以习近平总书记的六个要素为理论指导,以横向协同、纵向衔接为原则,努力构建一支高质量、高水平、高素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促进大中小学思政课的一体化,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茌良计副教授认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关键在教师:其一,言为士则,行为世范,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其二,可把中职和高职的思政课教辅材料黏合在一起,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实实在在地体现一体化。  

  

辽宁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宝娟教授做了精彩点评。她肯定了四位专家从不同视角提出的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理论和做法。她认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关键在教师,只有加强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的一体化建设,打造我们的共同体,才能够实现思政课大中小一体化的目标。

议程四就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与爱国主义教育展开了深入交流,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赵银亮教授主持。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邵龙宝教授首先做了题为“谈理性爱国的核心:文化自觉与历史意识”的主旨发言。他认为,爱国主义融入思政课离不开教育理念的更新:一是内容体系的重塑;二是方法、路径的探讨问题。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余玉花教授则谈到,思政课要注重爱国主义教育中历史与现实的结合问题,同时需要重视大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存在差异性这一问题。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陈大文教授围绕“思政课教师讲爱国的法治视野”展开深入阐释。他指出,爱国主义绝对不仅仅是一个政治原则,一个道德要求,更是一个法律义务。作为思政课教师,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需要拓展自己的法律视野。针对这一问题,陈教授指出需要从四个视角来观察:一是宪法的视角,二是刑法的视角,三是专门法律的视角,四是法律规章的视角。上海海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董玉来教授从“四个正确认识”谈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他就如何准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当下的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等方面问题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许瑞芳副教授提出,一体化视角下的爱国主义教育应该在大中小学各学段的建设背景下,着眼于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为此,要着重构建爱国主义教育纵向衔接、横向贯通的立体系统。一是要以复杂性思维和整体性思维来看待爱国主义教育的问题;二是要从爱国、爱党与爱社会主义的情感中把握爱国主义教育内涵的一体化;三是以身心一体的原则为统摄,构建爱国主义教育的理论导向和实践导向。

  

  

马克思主义学院周中之教授对四位专家的发言做了精辟的总结。他提出,上海既是改革开放的前沿又是红色资源丰富的地方,讲爱国主义问题,诸如红色文化教育、革命文化教育,上海应当走在全国前列。  

  

会议闭幕式由赵银亮教授主持,张志丹教授作大会总结。张志丹教授再次对线上线下的参会专家表示了感谢,他指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高层论坛迄今已成功举办了三届,本次论坛是思想的碰撞,是心灵的交流,围绕相关问题进一步达成了共识,也体现了专家学者们对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问题的辩证、理性思考。当前,在国家政府的重视和政策支持下,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有三个层面的问题需要明确:一是如何在教材和课程建设一体化方面进一步取得突破;二是如何通过充分的交流互动形成一批区域性和全国性的平台与基地;三是进一步完善一体化的体制机制。  

下一阶段,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将结合本次论坛理论成果,加强课程实践路径创新及丰富课堂授课形式,使思政课堂“活起来”,从而能够“火起来”,真正做到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生内心,用扎实的思政课一体化教学改革献礼党的百年华诞。

  

(摄影、供稿:马克思主义学院)


热点新闻
最新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