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上海网:上师大学生走遍市郊 寻找正在消失的上海声音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3-03-04浏览次数:1962


来源:新浪上海网 2013年3月1日
标题:上师大学生走遍市郊 寻找正在消失的上海声音
记者:顾振立

        各位听众,青浦田山歌、崇明瀛州古调琵琶、上海港码头号子,这些上海本土音乐文化的代表,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已濒临消失。为了整理记录这些珍贵的声音,来自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6名大学生和导师施忠一起,在这个冬天,走遍市郊,寻找正在消失的上海声音。请听报道:

  【实况】

  这是已经在青浦、松江等地传唱了4个多世纪的田山歌,如今却很难听到。参与调研的学生蒋茜雯说,虽然当地政府对保护传承田山歌十分重视,专门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到多所小学教唱,但是,由于大部分师生并不会说当地方言,教学过程较为复杂。

  【专门让老一辈退休老师教大家方言,再请年轻老师专门排舞蹈,各种动作,专门请专家给他们谱词,带动小朋友的兴趣。】

  即便想了很多办法,但是,只要一个寒假、暑假一过,甚至一、两周不唱,学生们很快就会把刚刚学会的田山歌给忘了。有些本土音乐甚至还面临着无人肯学的尴尬,比如曾经流传于崇明、松江等地变旦戏:

  【实况】

  记者从师生们所录制的视频中看到,扁担戏有点类似于木偶戏,只有一个人表演,演员被套在一个没过头的布袋里,坐在一个高出地面差不多一米五的凳子上,双脚分别控制2面鑔和响锣,两只手控制2个木偶,还要用嘴巴演唱台词、摹拟各种声音,表演难度很大,参与调研的许丁晨说,由于无人愿学,如今只有一位传承人会此“独门绝技”:

  【两只手表演的基本都是打斗的动作,就像武侠小说里有左右互搏,需要有很强的控制力,用2、3年时间只能把扁担戏的基本功学会。】

  当然,在调研中,师生们也收获了惊喜。

  【瀛洲琵琶】

  就在调研崇明瀛洲古调琵琶的过程中,他们遇见了一位企业家杨刚,由于个人喜好,他自己拿出钱资助一位琵琶传承人,并联系专家学者整理古代乐谱,还多次举办瀛洲古调琵琶展演,提升了这一本土音乐的影响力。导师施忠说,调动企业等社会资源一起来保护传承本土音乐,的确是一个良方,而政府在这方面是否可以再多提供一些政策引导呢?

  【比如说企业在出资的过程中间,我们政府要给这些企业一系列的优惠政策,通过免税或者其它的方式,能够让资金有效地投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中来。】

  【码头号子】

  就在调研的尾声,嘹亮的上海港码头号子引起了师生的注意,一位从事记录码头号子的工作人员的话让人久久不能平静。

  【去收集号子,工人们听到我们的录音都掉眼泪,为什么,里面有好几个人都不在了。实况渐隐】

链接地址:http://sh.sina.com.cn/news/k/2013-03-01/082036212.html

热点新闻
最新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