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东方早报 2012年9月9日 B16版整版
标题:点一点西方学术的家底
记者:郑诗亮
跟陈恒见面,是在上师大他的办公室。
陈恒,1968年生,史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为古代希腊史、西方史学史与史学理论。1996年至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工作。曾任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主任,现为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新史学》杂志主编,策划、出版“上海三联人文经典书库”、“大象学术译丛”、“格致学术译丛”、“城市与社会译丛”等丛书,并担任主编。
Q:您每月大概花多少钱买书?
标题:点一点西方学术的家底
记者:郑诗亮
跟陈恒见面,是在上师大他的办公室。
这间书房原本是车库,给拿来放书了
——全部是西书。感兴趣的读者不妨好好端详。
——全部是西书。感兴趣的读者不妨好好端详。
正对着车库的这间书房,有空调有地暖,恒温恒湿。
Loeb丛书就整齐地摆在远处过道的书架上。
Loeb丛书就整齐地摆在远处过道的书架上。
陈恒,1968年生,史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为古代希腊史、西方史学史与史学理论。1996年至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工作。曾任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主任,现为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新史学》杂志主编,策划、出版“上海三联人文经典书库”、“大象学术译丛”、“格致学术译丛”、“城市与社会译丛”等丛书,并担任主编。
部分Loeb丛书,绿色是古希腊语-英语,红色是拉丁语-英语。
摄影 徐晓林
跟陈恒见面,是在上师大他的办公室。他穿浅咖啡色T恤、蓝色牛仔裤、灰色运动鞋,精神极了,看上去一点都不像六〇后——这恰与他桌上那本厚得令人心悸、指向古希腊罗马世界的The Oxford Classical Dictionary形成鲜明对照,“这本书是研究古典学的学者案头必备书,我每天都要打开来翻翻”。
陈恒说,自己以历史研究为业,实在有些偶然。他换过两次专业,先是法律系的民法专业,后是经济系的投资管理专业,兜兜转转,最后落脚古希腊史、西方史学史,晃一晃,将近二十年过去了:“我现在的生活其实非常简单,也可以说是单调,无非是上课、读书、写文、编书,这是学者的本分。”和西方学术打了这么久交道,陈恒的理想,是对西方学术谱系做系统的梳理,择要译介:“西方学术也分三六九等的,从源到流都是如此。实际上,中国对西学的了解是有限的、不全面的,而且现在还存在盲目引进的问题。西方的家底我们还没完全摸清楚。日本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好,值得我们学习。我们应该把从古到今的西方书目整理出来,进行分类,列出一类书目、二类书目、三类书目等等,由国家制订近期、中期、长期规划,进行系统的整理与翻译。”他手里正在译的,就有A Global History of History和The New Dictionary of History of Ideas——想把既大且深、时日悠久的西方学术庭院的砖瓦草木,自西方移到中土,只能这样一步一步慢慢来。
当然,想要清点西方学术的家底,少不得要痛下一番“辨章学术、考竟源流”的工夫,掌握了版本、目录学的知识,对西方学术才能得其门而入。陈恒这方面的知识全是在华师大图书馆泡出来的:“华师大图书馆的西文藏书是教会大学的底子,有二十万册左右,读研究生的时候我天天待在里面,不停手地翻。”研究生读完了,西方典籍的目录学知识也就具备了。
看来老话是有道理的:聪明人下笨工夫。读书时下的这一番工夫,让陈恒买起西书来无往而不利:“很多书拿起来看一眼封面,翻一翻目录,就知道是不是要买。”几年前在上海一家旧书店,陈恒一眼相中一本Phaidon出版社出的瑞士历史学家布克哈特(J. Burckhardt)的The Civilization of the Renaissance in Italy插图本(四百二十一张精美插图!):“这个版本做得极漂亮,非常罕见,当场买下。”现在,这个本子已由北大出版社影印出版。
这样的好书,陈恒那大得仿佛私人图书馆(事实上也是)的书房中,还有不少。最惹人眼馋的是哈佛那套Loeb丛书,红红绿绿,煞是好看,全套共五百来本,陈恒搜集了二十来年,终于差不多搜齐了:“有的是在美国买的,有的干脆就是国内的地摊上淘的。”另一套有些年头的World Books是朋友送的,可惜已不大派得上用场,现在陈恒常用一个叫做Questia.com的网站,说是又快又方便:“从泥版文书到印刷书是个巨大变化,那些否认从印刷书到电子书的转变将成为事实的人会越来越少。历史潮流是不可抗拒的。”这大概就是古人说的“好古而不泥古”吧?
十问Q&A
Q:您是否知道自己有多少藏书?
A:我永远不会统计的,太费时费力了,也没必要。。只能粗略估计一下,大约两三万册吧。
Q:您记忆中自己买的第一本书是什么?
A:小人书外,大概是中学时买的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由靳文翰、郭圣铭、孙道天诸位先生主编的《世界历史百科辞典》。现在回想,只能说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Q:您最近买的一本书是什么?
A:当当刚送了一箱书过来,具体哪些书我一下也想不起来,记得有《中世纪史学史》。
Q:一般以哪种方式买书,逛书店还是网上购买?
A:书店几乎不逛了,没空,虽然很遗憾。上网买又便宜又方便。
Q:您每月大概花多少钱买书?
A:难说。一年大概好几万吧。不过现在越来越克制买书的欲望了,实在没地方放。
Q:您手上正在阅读的是什么书?
A:刚刚出版的五卷本The Oxford History of Historical Writing,因为要给这套巨著写书评。
Q:看书时候的最佳佐料是什么?
A:音乐,品茗,最好来点敲窗小雨。
Q:您平时阅读,网络和纸面的比例是多少?
A:读电子书比较多。Library.nu这个网站没倒之前,我每天要在上面泡至少两个小时。它的书很多,上新书的速度也快。
Q:有没有一本书,是每年都要拿出来读一读的?
A:科林伍德的《历史的观念》,还有爱德华·卡尔的《历史是什么》。一来自己温故知新,二来上课要用。
Q:如果让您只带一本书去某个地方,您会带哪本?
A:Encyclopdia Britannica,我每年只要交六十九美元左右,就可以把这套百科在线随身带着,随时查阅,很方便。
链接地址:http://epaper.dfdaily.com/dfzb/html/2012-09/09/content_672442.htm
链接地址:http://epaper.dfdaily.com/dfzb/html/2012-09/09/content_672442.htm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