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民网 2012年5月26日
标题:“非物遗”的保护可以在大学中“生生不息”
记者:金真
转载:人民网
【新民网评】据媒体报道,上海现有1000多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后继无人的困境,例如崇明扁担戏。为了不让传统民俗文化失传,上师大在全国率先启动了80后90后大学生集体传承的新路,希望可以化解非遗无接班人而面临失传的困境。
我们城市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是一些仅在特定区域中流传的文化,常常是一些举世罕见的“稀有产物”。由于自身缺乏繁衍创造的机制与能力,导致掌握非遗文化的人越来越少,甚至更为可怕的是知道、看过非遗文化的人也在快速萎缩,导致一些非遗文化的传承人过世之后这种文化就悄无声息地自动消亡,甚至在历史长河中没有激起一片的涟漪。
可以说,如果不依靠外力的驱动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则这些城市非遗文化将会被自然无情地淘汰,走向消亡,走入历史的记忆之中。幸而,在国家的重视下,在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背景下,在众多文化人士的推动下,2011年6月我国终于颁布了千呼万唤始出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
这部法律的出台,是文化立法取得的突破性进展,对全面促进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该法律要求“学校应当按照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的规定,开展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在这一法律精神的指引下,自2011年起上海市文广局就会同市教育委员会举办了“上海学子非遗展馆行”等一系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教育相结合的活动,全市的非遗进校园活动蓬勃开展,保护传承工作成效显著。
上海师范大学则在高校中率先挺身而出,致力于并通过切实的行动、宏大的计划来保护上海乃至全国的非遗文化则是为在高校中有效开展非遗保护建立了一个典范,值得我们来深入探究。
在日本和韩国,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都相当重视,大学里都有专门的社团和专业。从我国的情况来看,现阶段如果说要专门为非遗文化开设一个大学专业可能还有些过于超前,而开设选修课的形式则比较切合实际。
笔者建议,我们的每一所大学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以“结对子”的方式来认领若干项已被市里认定的非遗文化,并以非遗文化的传承人为带头人来建立相应的展示点,开设对应的选修课,进而学校可以通过比一般选修课更为有诱惑的的学分奖励机制来激励我们的学生多多选修这些课程。
其实,吸引学生来选修只是第一步,并非仅仅只是简单地用学分来换取学生们的喝彩捧场。上海的不少非遗文化其实都是非常具有文化内涵、具有吸引力、适合全民的文化项目,只是自身缺乏一个宣传的平台。而一旦有一个宣传的机会,一个合适的平台,就有能够繁衍生长的能力。
通过选修课,首先能让学生们对非遗文化有一定的认知,继而激发一定兴趣,再通过兴趣形成一种深入的学习欲望,这样就建立了一个健康的、良性的保护循环。虽说不少非遗文化都需要童子功,本应从小就该练起,但我们的大学课堂集中了我国未来的优秀人才,在上海也有着丰富的大学资源和优秀大学生的生源,一级级的优秀大学生对非遗文化的持续关注也保证了非遗文化保护的基础力量。
而另一方面,通过大学的非遗文化选修课,即使没有找到合适的人才,也至少让我们广大的、未来的主人翁们都记住了这些特色文化,而不会让其在孤独中绝望地绽放并走向消亡。
链接地址:http://opinion.xinmin.cn/xmpl/2012/05/25/14892878.html
标题:“非物遗”的保护可以在大学中“生生不息”
记者:金真
转载:人民网
【新民网评】据媒体报道,上海现有1000多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后继无人的困境,例如崇明扁担戏。为了不让传统民俗文化失传,上师大在全国率先启动了80后90后大学生集体传承的新路,希望可以化解非遗无接班人而面临失传的困境。
我们城市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是一些仅在特定区域中流传的文化,常常是一些举世罕见的“稀有产物”。由于自身缺乏繁衍创造的机制与能力,导致掌握非遗文化的人越来越少,甚至更为可怕的是知道、看过非遗文化的人也在快速萎缩,导致一些非遗文化的传承人过世之后这种文化就悄无声息地自动消亡,甚至在历史长河中没有激起一片的涟漪。
可以说,如果不依靠外力的驱动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则这些城市非遗文化将会被自然无情地淘汰,走向消亡,走入历史的记忆之中。幸而,在国家的重视下,在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背景下,在众多文化人士的推动下,2011年6月我国终于颁布了千呼万唤始出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
这部法律的出台,是文化立法取得的突破性进展,对全面促进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该法律要求“学校应当按照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的规定,开展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在这一法律精神的指引下,自2011年起上海市文广局就会同市教育委员会举办了“上海学子非遗展馆行”等一系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教育相结合的活动,全市的非遗进校园活动蓬勃开展,保护传承工作成效显著。
上海师范大学则在高校中率先挺身而出,致力于并通过切实的行动、宏大的计划来保护上海乃至全国的非遗文化则是为在高校中有效开展非遗保护建立了一个典范,值得我们来深入探究。
在日本和韩国,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都相当重视,大学里都有专门的社团和专业。从我国的情况来看,现阶段如果说要专门为非遗文化开设一个大学专业可能还有些过于超前,而开设选修课的形式则比较切合实际。
笔者建议,我们的每一所大学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以“结对子”的方式来认领若干项已被市里认定的非遗文化,并以非遗文化的传承人为带头人来建立相应的展示点,开设对应的选修课,进而学校可以通过比一般选修课更为有诱惑的的学分奖励机制来激励我们的学生多多选修这些课程。
其实,吸引学生来选修只是第一步,并非仅仅只是简单地用学分来换取学生们的喝彩捧场。上海的不少非遗文化其实都是非常具有文化内涵、具有吸引力、适合全民的文化项目,只是自身缺乏一个宣传的平台。而一旦有一个宣传的机会,一个合适的平台,就有能够繁衍生长的能力。
通过选修课,首先能让学生们对非遗文化有一定的认知,继而激发一定兴趣,再通过兴趣形成一种深入的学习欲望,这样就建立了一个健康的、良性的保护循环。虽说不少非遗文化都需要童子功,本应从小就该练起,但我们的大学课堂集中了我国未来的优秀人才,在上海也有着丰富的大学资源和优秀大学生的生源,一级级的优秀大学生对非遗文化的持续关注也保证了非遗文化保护的基础力量。
而另一方面,通过大学的非遗文化选修课,即使没有找到合适的人才,也至少让我们广大的、未来的主人翁们都记住了这些特色文化,而不会让其在孤独中绝望地绽放并走向消亡。
链接地址:http://opinion.xinmin.cn/xmpl/2012/05/25/14892878.html
热点新闻